农特网讯 在5月6日由中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组委会主办的2020全国鲜食玉米种植与加工培训会第二场真空保鲜玉米加工技术专场培训会(线上直播)上,全国鲜食玉米产业专家团专家、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马桂松董事长作了鲜食玉米杀菌节能环保新技术报告。报告中,马桂松讲解了解决和缩小传统鲜食玉米杀菌工艺技术的这个短板的创新工艺。
如何解决和缩小传统鲜食玉米杀菌工艺技术的这个短板,马桂松推荐和分享二个分阶段调理式杀菌工艺和公式:
1.首先介绍一下鲜食玉米褐变与温度的关系,相关专家研究表明,褐变是由于鲜食玉米籽粒皮层中的水溶性物质氧化引起的,加工过程中,温度对褐变有极显著的影响,通过多次生产加工试验证明,温度0℃-100℃对鲜食玉米穗颜色影响不大,超过110℃影响加大,120℃影响更严重,并随时间延长,影响越来越大。
2.60-70℃巴氏杀菌工艺:加工产品的营养成分几乎无散失,颜色几乎无影响,但90%以上的掺入杂菌却被杀死。
3. 90-98℃漂烫杀菌工艺:加工产品营养成分散失小,颜色变化小,99%以上的混入杂菌被灭杀。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杀菌工艺创新如下:
创新工艺一: :
第一阶段灭菌:升温到65℃恒温灭菌10分钟左右
第二阶段灭菌:再升温到98℃恒温灭菌10分钟左右
第三阶段灭菌:然后再升温到121℃恒温灭菌10分钟左右。
经过第一阶段灭菌和t第二阶段灭菌,这两个阶段营养成分散失很小,颜色变化也很小,不但起到了初次减菌和二次减菌的目的,并达到了玉米果穗中心温度渗透作用,并使玉米果穗中心温度达到95℃-98℃左右,再升温到121℃灭菌时就不需要太长时间就能使玉米中心温度接近灭菌温度。在高温的第三阶段灭菌仅需恒温10分钟左右就可达到相同的灭菌效果,这样就缩短了玉米颗粒外表在121℃受热时间过长的短板。
创新工艺二:
简单分阶段调理式杀菌工艺。
第一阶段灭菌:升温至98℃恒温灭菌15分钟
第二阶段灭菌:再升温至121℃,恒温灭菌10分钟。
|